笔趣阁
笔趣阁 > 檀郎 > 73.过往
字体:      护眼 关灯

73.过往

  檀郎

长公主似乎并不打算太快将定亲的事告诉公子。


夜里用膳的时候, 阖家相聚, 桓攸和桓旭说着朝中的事,许氏和樊氏与乳母一道照料着总爱乱跑的孩童,而长公主和桓肃在上首说着闲话, 全然不曾提起皇后说的话。


莫名的,我心中竟有些安定。


看向公子, 他一向不爱在宴上说话,只安静用膳。


回屋之后,公子更了衣, 到书房里去看书。我也跟着去,坐在一旁,却什么也不想干,只盯着他写字。


公子的坐姿十分好看,脊背挺拔, 却不像许多人那样挺得好像楔了一块木板,松弛而不懈怠, 毫无刻意, 却优雅得令人百看不厌。


看着他,我忽而有些联想。


比如, 他身旁坐着一个女子,亲密地挨着他, 跟他说话, 又看他写的字, 未几, 把头倚在他的肩膀上。而公子……说实话,我很难想象公子一旦有了妻子,会如何与她亲昵。他任性,挑剔,还有洁癖,看人的眼神也一向不冷不热。但惠风说过,越是想象不到才越是有味。就是公子这样看上去高不可攀不可亵渎的人,一朝露出意乱情迷温柔溺人之态,才最是令人发狂。


也许公子只不过是在我面前任性挑剔,当他有了妻子,就会如惠风所言,变成一个仿佛我从未见过的人……


“你叹甚气?”公子忽而道。


我回神。


他停住了笔,看着我,道:“墨干了。”


我这才发现砚台里已经没有了莫,忙调了水,细细研磨起来。


“你在想何事?”公子问。


我看他一眼:“我不曾想何事。”


“撒谎。”公子道,“你方才一直在走神。”


我想,公子如果在乡下,说不定会变成那种总能发现别人偷懒被奴客暗地里诅咒的刻薄地主。


“不过想着些明日的事罢了。”我说。


公子的眉梢微微抬起。


“可是在想着明日去了逸之那边,就不用伺候我了?”他说。


我讶然,即刻否认道:“公子哪里话,我不过在想公子那朝服如何才能熨得平整。”


“当真?”公子瞥着我。


“自是当真。”我义正辞严。


公子不置可否。


我说的其实是实话,方才,我的确没有在想沈冲。


说来奇怪。若在从前,我如果得知明天就会去沈冲身旁跟他住一起,我的确会高兴得吃不下饭,满脑子都在想他。就在淮南的时候,我晚上睡觉之前,还总想何时能再回到淮阴侯府,和沈冲待在一起,以告慰我去淮南近月来的单相思之苦。


但回到雒阳之后,我甚少这样去想。甚至见到沈冲的时候,也并不像从前那样心情雀跃。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地契拿到了手,知道无论如何,我也注定会与他离别。


而今日,大概还是因为公子的亲事。我就像个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的老母亲,眼见着熟悉的人终于要跟别人走了,心里也总会不舍……


第二日,是公子重新入朝的第一天,我虽然因为要去淮阴侯府,不能送他去入朝,但还是起了个早,服侍他洗漱穿衣。


“我日后不在府中,公子每日回来之后,务必叮嘱青玄将朝服熨烫,否则第二日定然来不及。”我给他穿上外袍的时候,叮嘱道。


公子看着我,道:“你去多久?”


“那谁人知晓?”我说,“须得看表公子何时康复。”


公子应一声,不多言语。


散骑侍郎毕竟官大,朝服自然也从前的议郎隆重得多。当公子戴上冠,竟也有了几分成熟持重的味道,却因为年轻俊美的面容而衬得更加英气。


当他走出前院的时候,桓府的仆婢们都纷纷围观,脸上皆赞叹之色。


桓府为他新制的车驾亦甚为气派,黑漆光亮,细看则螺钿沉底,贵气而不张扬。


公子与家人道了别,坐到了车上。


忽然,他的目光扫过来,与我相触。


我朝他笑了笑。


公子没有言语,少顷,驭者驱车走起,公子在仆从的簇拥下,往官署而去。


看着那车驾消失在街口,慢吞吞地走回院子里,用了些早膳。起居之物那边都有,我收拾了几件预防天气转冷的厚衣服,不久之后,也坐上了淮阴侯府派来接我的马车。


我来到沈冲院子里的时候,他正在整理院子里的花草。


惠风她们见我来,皆露出救星般的神色,纷纷让贤。我只得放下物什来到院子里,也卷起袖子,随沈冲一道干活。


“我与父亲说了不必你来,可他还是将你接来了。”沈冲无奈道,“可他执意如此。”


我笑了笑:“不过是来陪陪表公子,有甚麻烦。”


沈冲看着我,莞尔。


他在家中休养了已经快两个月,在我看来,虽仍有些消瘦,但已是无妨,就算挖土搬盆也不在话下。当然,他身边的仆人自然不敢让他做重活,只让他修剪修剪花木的枝条。


就算如此,沈冲毕竟重伤新愈,气力不继,没多久就歇了下来。当他抬起头时,大约发现旁边只剩下我一人,愣了愣。


“惠风她们说口渴了,去饮水。”我说,“表公子还是到榻上歇息吧。”


“不必,歇息片刻便好。”沈冲莞尔,却道,“听说元初今日去散骑省赴任了?”


“正是。”我说。


“元初一向志向远大,才能亦是出众。”沈冲道,“同辈之中无人可及。”


我笑了笑,道:“表公子亦是翘楚。”


“我?”沈冲苦笑,“我不过死读书罢了。”


这就是沈冲和公子的不同之处。如果换成公子,在陌生人面前也许会客气两句,在我面前则定然点头说你说得对。而沈冲,无论在何人面前都是如此谦恭,从不自傲。


我说:“表公子何出此言,若表公子是死读书,天下读书人谁人不是?表公子学问广博乃是众所周知。便说治园,同辈之中,恐怕亦无人可胜过。”


“不过是个不讨旁人喜欢的爱好罢了。”沈冲微笑,叹口气,“为难了惠风她们,别家公子身边的侍婢都是做些精细之事,只有我身边的还要挖土锄草。”


我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沈冲的园中也有温室,虽不如昌邑侯府的温室大,却也栽了许多南方花木。在这般萧瑟的时节,仍然郁郁葱葱。院子里的花木萧瑟,除了施施肥翻翻土,无甚可做。不久之后,沈冲便又去了温室。


我自然也跟在他后面。


温室中与外面不一样,暖和少风,来自南方的花木仍是郁郁葱葱,一派生机。


看着它们,我忽而想起了淮南。


上个月在那里的时候,公子看着祖父田庄中仍然葱郁的树木,很是好奇,问我淮南的树叶可是从来不落。


我说也会落,只是还未到时候。


公子颔首,四处张望。直到第二日离开的时候,他也仍然兴致勃勃,活像个第一次进城的乡里人……


“……霓生”沈冲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回神。


只见他看着我,似笑非笑:“我方才与你说话,你不曾回应,有心事?”


我忙道:“不是,只是看这些花枝,觉得有趣。上次才剪过,怎又长起来了?”


沈冲道:“岭南花木四季生长不断,今日距你上次来修剪时,已过了一个月。”


我想了想,确实。上次修剪时,正好是我离开雒阳去淮南的前一天。


“表公子还记得日子?”我哂然道。


“自是记得。”沈冲道,“你上回说这花木修剪甚为繁琐,让我再修剪时,务必要与你一道。这些日子我一直不曾来此处,就是想等着你。”


我愣了愣,恍然记起来,的确是有此事。我去淮南的时候,还一度心痒痒地肖想过,这温室大小正适合孤男寡女独处,盼望着淮南的事赶紧结束,好马上赶回雒阳,天天和沈冲来待一待……许是因为后来公子突然跟了去,将我的计划打乱,又是要应付他又是要跟他去谯郡,竟一时将此事抛到了脑后。


“你忘了?”沈冲问。


我窘然,忙道:“不曾忘,只是这些日子事情太多,我不得空闲前来。”


说罢,我岔开话,“我听说,表公子打算明日就回东宫?”


“正是。”沈冲道。


“表公子何必急于一时?”我说,“表公子大伤新愈,难免体力不继,何不待痊愈无碍之后,再到东宫赴任?”


沈冲摇头:“我放心不下皇太孙。如今东宫臣属大多撤换,他尚是年少,只恐有失。”


我说:“公子担心皇后对他下手?”


沈冲道:“如你先前所言,那是迟早之事,我更不能在家空等。”


我忽而有些羡慕皇太孙,有沈冲这样的人全心地爱护着,此生何求……


“霓生,”沈冲看了看周围,目光变得严肃了些,压低声音,“以你之见,皇后何时动手?”


我说:“须得看太后病势,若太后再无好转,皇后定然不会久等。”


沈冲皱起眉头,道:“若太后病好了呢?”


“即便太后病好,皇后亦不会等待许久。圣上一旦晏驾,皇太孙便是新君,皇后必定要在此前行废立之事。”


沈冲沉吟,没有答话。


我继续道:“故而我以为,此事既是定数,表公子就算日日守在皇太孙身旁,亦于事无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表公子还是不去东宫为好。”


沈冲看着我,片刻,苦笑。


“霓生,”他说,“我曾答应过太子妃,必守在皇太孙身旁照顾周全,皇太孙在东宫之中已是举目无亲,我又怎可出尔反尔?”


我心里叹口气,没有说话。沈冲品性就是这样,即便知道前方艰险无比,也不改初志。在别的贵胄眼中,他或许是个不知好歹、迂腐的傻瓜,但平心而论,这却是十分难得的品质。


或许也正是因此,公子能与他推心置腹,把他当作挚友。


沈冲还待再说,一个仆人忽而来到,禀报说桓瓖来了。


桓瓖?我和沈冲皆是讶然,未几,只见一人进了院中,正是他。


“我就知道你又在摆弄这些。”桓瓖走过来,看着沈冲摇头,“这般良辰,别人赏花喝茶,你倒似个农人一般。”


“农人皆良匠,有何不妥。”沈冲道,“你怎来了?”


“自是来看看你。”桓瓖道,“今日正好放假,思及多日不曾登门,心中过意不去,特来探望。”


“哦?”沈冲笑了笑,“多谢。”


其实就算桓瓖不说,众人也是心知肚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7.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