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檀郎 > 271 陆氏(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271 陆氏(上)

  檀郎

陆笈忙上前, 将虞衍虚扶一把:“文长何出此言。”他叹一口气, 道, “家中派我来此调解,亦是虑及陈王脸面, 不想……”


“伯载。”公子适时打断:“我以为县长所言有理,这些贼人来路如何,还须细细查问才是,切莫冤枉了他人。”说着,他的目光朝周围瞥了瞥, 向陆笈示意。


陆笈将话打住, 沉着脸, 将闲杂人等摒退。公子也令柏隆去安排关押犯人和警戒之事, 柏隆领命而去。


待得门关上, 他深吸口气,忽而走到公子面前,郑重一拜。


公子露出讶色,忙将他搀起:“伯载何故如此?”


“今夜若非元初出手相救, 我与文长已成亡魂,元初大恩, 不可不谢。”陆笈道。


公子道:“我路遇匪徒行凶,本怀除暴安良之心, 不巧正救下伯载, 想来亦是天意。”


陆笈又感慨一番, 与公子及众人分主宾在席上坐下。


“方才惊心动魄之下, 蓦然见元初,心中疑虑甚笃,有失礼之处,元初勿怪为幸。”他亲手为公子斟茶,客气道。


公子道:“伯载哪里话。”


“只是我仍有一事不明。”陆笈道,“当下中原之势如同水火,想来凉州亦难免受牵连,元初身为凉州都督,却现身扬州,不知何故?”


公子放下手中茶杯,道:“不瞒伯载,我此番来扬州,乃为两件事。其一,是陪夫人回海盐处置些琐事,其二,则是去扬州城一趟,求见陈王。”


陆笈目光闪了闪,与虞衍相视一眼。


“哦?”陆笈道,“不知元初为何见陈王?”


公子不紧不慢:“中原乱局,伯载亦深知,自不待我多言。我与秦王已结为同盟,欲匡扶天下,平定叛逆。然凉州、秦州及辽东皆贫瘠之地,若与中原诸侯交战,恐钱粮不济。商议之下,秦王遣我来见陈王,共商结盟,以图大业。”


这话出来,船庐中一时安静。


“如此说来,元初来扬州,是要为秦王做说客?”片刻之后,陆笈道。


公子淡淡一笑:“扬州乃天下粮仓,我亦以为当下之势,与扬州结盟乃是上策。”


虞衍在一旁听着,神色微变。


陆笈却仍和颜悦色:“如此说来,此去扬州城,我等与元初可同路。”


“正是。”公子道。


“方才之事,元初亦看在了眼里。”陆笈忽而话头一转,“不知依元初看来,我等当如何处置?”


公子道:“须看伯载欲缓战还是速战。”


“哦?”陆笈的神色颇有兴趣,“缓战怎讲,速战又是怎讲?”


“虞松与陈王的关系,我在海盐亦得知一二。”公子道,“当下既人赃并获,不若便将人犯带到扬州交与陈王,陈王为平息事端,无论信与不信,必先惩戒虞松,给伯载一个交代。此谓缓战。”


陆笈说:“既然平息了事端,如何还说是战?”


公子道:“其中因由,伯载心中恐怕早已明了。”


陆笈没有答话,看着公子,意味深长:“元初既要与陈王结盟,却在此间助我,不知若陈王得知,又当如何?”


公子唇角弯了弯:“就算陈王得知也无妨,与我等结盟,于他而言,乃是上佳之选。”


“此言差矣。”陆笈道,“据我所知,陈王向来不服秦王,遑论以扬州钱粮资助秦王。不瞒元初,自中原乱起,登门而来的使者便络绎不绝,赵王、济北王等皆有与扬州联手之意。如今这些诸侯王早已不同过去,人人手上皆有数万以上之众,联合之下,无论哪边,兵力皆远超辽东。陈王就算有意与人结盟,又何必舍近求远?”


公子道:“中原诸侯,皆外强中干之辈,就算有十万之众,亦不过临时强征而来,兵将羸弱,不堪为战。就算联合,亦不过乌合之众。此为其一。其二,这些诸侯联手举事,虽声势浩大,实则利欲熏心,各怀心思。便如赵王和济北王,如今还未整出胜负,麾下已内讧不断,就算将来一方得势,也必然难逃东平王下场。”


陆笈道:“你说这些,不过是将来之事。据我所知,秦王如今仍蛰伏北境按兵不动,连黄河也不曾越过,元初若要替秦王许诺,未免太远。”


公子道:“秦王按兵不动,乃时机未至。辽东兵马之强,世所公认,一旦与凉州联合举兵,中原无人可挡。”


陆笈道:“扬州有大江天险阻隔,中原之事,与扬州何干?”


“恕我直言。”公子看着陆笈,正色道,“所谓大江天险,亦不过一条水道;中原诸侯要想过江,亦不过抬脚之事。无论陈王愿不愿意,皆免不了与北方之敌大战一场。扬州可选的,乃是与中原诸侯大战,还是与平定了中原之后的秦王大战。”


陆笈的面色终于变了变。


“我以为元初喜好清谈不屑俗务,不想竟也精于这些算计之事。”他说。


公子道:“我既为朝官,社稷有难,自不可坐视。”


陆笈道:“秦王当前未发一兵一卒,元初何以笃定,将来得胜的必是秦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7.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