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庶福良缘 > 第124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4章

  庶福良缘

至於笠取山(8),更令人對之好奇有興趣。此外,又有五幡山(9)、後瀨山(10)、笠取山(11)。


比良山(12)則曾蒙聖武天皇(13)詠頌「莫為泄吾名」,故而特別饒富情味。


伊吹山(14)。朝倉山(15),以「別處見」(16)見稱,遂可喜。


岩田山(17)。大比禮山(18)之名,常會令人想起清水八幡的臨時祭使。


手向山(19)。三輪山(20),挺有情趣。音羽山(21)、等待山(22)、玉坂山(23)、


耳無山(24)、末松山(25)、葛城山(26)、美濃山(27)、柞山(28)、位山(29)、


吉備中山(30)、嵐山(31)、更級山(32)、姨捨山(33)、小鹽山(34)、淺間山(35)、


片溜山(36)、歸山(37)、妹背山(38),皆可賞。


[14](十二)嶺


(十二)嶺


嶺以鶴羽嶺(1)、阿彌陀嶺(2)、耶高嶺(3)為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在福岡縣。


(2)句出「古今六帖」和歌。


(3)未詳。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


[15](十三)原


(十三)原


原以高原(1)、瓶原(2)、朝原(3)、園原(4)、荻原(5)、


栗津原(6)、奇志原(7)、髫兒原(8)、阿倍原(9)、篠原(10)為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未詳。


(2)在京都府。常為和歌作者所引用。


(3)在今奈良縣。


(4)在今長野縣。


(5)在今和歌山縣。他處亦有同名者。


(6)在今滋賀縣。


(7)在今奈良縣。


(8)未詳。


(9)在今大阪府。或謂係大和之安倍。


(10)在今滋賀縣。但日本全國同名者甚多。


[16](十四)市


(十四)市


市以辰市(1)為佳。


樁市(2),在大和(3)眾多市集之中,以參詣長谷寺(4)的人所必住之處,或者有觀音菩薩之緣分,予以格外不同之感。


此外,阿負市(5)、飾磨市(6)、飛鳥市(7),亦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辰日之市集。指奈良。


(2)在奈良縣。


(3)舊稱也。屬今奈良縣管轄。


(4)在今奈良縣櫻井市初瀨町。


(5)未詳。


(6)在今兵庫縣姬路市。為藍染之名產地。


(7)在今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村。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


[17](十五)淵


(十五)淵


淵以畏淵(1)為佳。究竟是看穿了甚麼樣的心底而取名若此呢?頗耐人尋味。


莫入淵(2),則又不知是何人教誰不要進入的?


至於青色淵(3),才更有趣,彷彿藏人之輩要穿上身似的(4)。


另有稻淵(5)、隱淵(6)、窺淵(7)、玉淵(8),亦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註:


(1)未詳。


(2)未詳。


(3)未詳。


(4)當時服飾依官位而有別,六位藏人著青色袍,故云。


(5)在今奈良縣。日語「稻」音同「否」。


(6)未詳。


(7)未詳。


(8)未詳。


[18]目次2:(十六)~(二十五)


(十六)海


海以琵琶湖(1)為佳。與謝灣(2)、川口津(3)、伊勢灣(4)、亦佳。


_______________


附註:


(1)在京都市。日文漢字「海」可通用於「海洋」、「湖泊」、「池塘」等。


(2)為京都宮津灣之古稱。


(3)或謂指淀川之川口。


(4)在伊勢,常見引用於古代文學。


(十七)陵


陵以鶯陵(1)、柏陵(2)、天陵(3),為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7.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