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文艺收藏大师 > 246、发现第一个宝贝
字体:      护眼 关灯

246、发现第一个宝贝

  文艺收藏大师

“怎么的,小伙子,看看我的瓷器吧?”


一个小贩热情得朝王天招手,可王天还是没有蹲下来。


怎么说呢,这瓷器很考究,考究的关键其实在于观察它的釉面。


这还不是釉上彩,釉下彩工艺的问题,而是釉彩的一种薄厚。从釉面上,王天便可以直观得看出瓷器的真假。


一般,像是明代,甚至更以前的瓷器,那它的制作上,釉面通常是比较厚的,比较的活。而像是清代,甚至更以后的瓷器,它的釉面是死的,薄的,一般都不值什么钱。


王天再不是最开始的吴下阿蒙了,有了系统的鉴赏知识,王天懂得什么样的东西值得自己坐下来好好看一看,聊一聊。


在人流的拥簇下,很快王天就逛完了一排摊位,仅仅是一排,这潘家园三千多个摊位,不知道要分成多少排呢,由于在每个摊位看不了几分钟,就被人流挤得要往前走,所以王天也没什么收获。


在拐角准备进入第二排的时候,王天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丫头不是前段时间和自己在真假斋见过面的小青吗。


她身边这个白头发的老爷爷是?


王天猜测了一下,他觉得这个老人家很有可能是小青的爷爷。就是那个在京城鉴赏届很有威望的大师。


不过,王天没打算上去打招呼。


因为那一次打败了小青,王天知道小青肯定回去跟她爷爷讲了。如果他的爷爷晓得这件事,又见到了自己,那一定还会有很多的麻烦事。


进入第二排店铺。


王天蹲下来。因为在这家店铺的门口,围了一圈子人,听外圈的人说,这家店来了很多新货。


因为没什么人掌眼过,所以看的人很多。


“这个镜子看着还可以哈。”


王天蹲下来的时候,在他旁边的一个大叔正在用放大镜照着一面镜子。


这镜子乃是青铜制品,在青铜上有两条金鱼。金鱼的姿态很美,在整个青铜器上边采用的乃是浮雕的手法。


王天看到这面镜子,自然了解了这种青铜制品的价值点在哪。


像是当下这种青铜双鱼镜。它主要的工艺就是金鱼的浮雕,如果是浅浮雕的话,价值便会小一些。


而高浮雕的话,难度特别大。对于整个青铜的雕琢打造更有难度。而偏偏,这大叔所拿的这面双鱼青铜镜就是难得的高浮雕。


王天肯定不会给对方意见,淘宝捡漏,谁不都想自己得到。


王天尽管没有上手掂量,却已经觉得这镜子可以看看了。


人家还在看,王天是不能抢着看的。


这也是古玩圈子的规矩。


“老板,这面镜子你卖多少钱啊?”


这老板年纪不大,也就三十岁。在古玩收藏这一行,真心算年轻的。他看了一眼那面镜子。自己都有些不太重视。


“那个青铜双鱼镜啊,你要是喜欢给一万就可以了。”


“一万?”


大叔撇嘴笑了,“一千卖不卖?”


“我说大叔你逗我玩呢吧。我这可是明代的东西。一万我都是处理价了。”


大叔自然不相信小贩说的,你丫说明代就明代啊,我还说是去年的呢。


大叔坚持道,“一千,一千卖不卖,不卖我就走了。”


“那您走着您的了,不送。”


小贩拉了个长嗓,大叔没得到重视,起身便走了。


王天看大叔离开,这会自然拿起了青铜双鱼镜。


刚才还没仔细看,也没入手,王天真心不好做决定。但这时捏在手中,明显有一股灵气补充进来,王天知道,这八成是古董了。


至于说明代还是其他朝代,王天在自己所熟知的知识中辨认,这应当不是明代的,明代的青铜器也有此类,但最多的青铜镜制品是在宋代,这一面更像是宋辽金时期。


“老板,还是这面镜子。那个大叔托我问你一声,你还能便宜些吗?”


因为刚才小贩也看到王天和那个大叔交头接耳了,果然认为他们认识。


因为摊位上很难,小贩让步道。“好了,我也不跟你多废话,你要是真心拿的话,就八千块。就这个价不能再少了。”


“我那个朋友说三千。”


“六千,真心一分不能降了。”


“老板,我也做我朋友一个主,五千,五千我就拿走了。”王天就像是把住了小贩的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7.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