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 211,舞狮
字体:      护眼 关灯

211,舞狮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见多识广的顾延年盯着被挂在学校门口的大铁块看。


左看看,右看看,还翻过来看看。


就是一块很普通,很常见的铁块,没有任何的特殊之处。顾延年还真看不出来,是用来干什么的。


灰黑灰黑的。


“有什么用?”


顾延年用手敲了敲,‘咚咚’。


声音倒是很清脆。


站在学校门口,就能看到简陋的球场,一个看起来没有任何规划的篮球场,左右两边立着一个木制的篮球架。


但两个篮球架之间的距离能用遥远来形容,上面也没有篮球场该有的规划线,就是一个平整的泥土球场。


跑起来的时候,尘土飞扬。


不过,大唐小学的面积很大,篮球场外面还有一个排球场,也是大得吓人。不过,让学生娱乐的设施几乎没有。


就连个简单是双杠都没有。


倒是有一个兵乒球台。


她家小五就是在这里毕业的。


顾延年站在校门口的黑板前看,这个黑板就是大唐小学的橱窗了,上面贴着陈白羽考上大学后,报纸给她阿公做的报道。


报纸被剪下来,贴在黑板上。


因为当时陈白羽在东莞,所以并没有接受采访。接受采访的是陈白羽阿公,报纸上也有阿公的照片。


阿公站在一个装了很多奖杯的木架子前,木架子做得很简陋,但上面的奖杯足够耀眼。


阿公的笑容也很耀眼,可谓是见牙不见眼。


顾延年又走了走,摸摸香樟树,然后摸摸芒果树。


没想到在芒果树的树干上摸到一条毛毛虫。看着手里的毛毛虫,顾延年轻笑一声,甩开,掏出手帕擦了擦。


学校附近的人家也开始准备年例了,忙忙碌碌的。


打开的大门,能清楚的看到里面正在杀鸡宰鸭的人,也有孩子在嘻哈玩乐。


正带着陈白羽在整理课本的陈平校长看了一眼时间,“不用陪你家亲戚?”


“不是亲戚。是我的亲爷爷。”


“哦?找到亲人了?”陈平校长知道陈白羽是被捡来的,没想到她竟然找到亲人了。


也是好事。


“嗯。找到了。”


因为大唐小学的学生人数少,而且经费也少,教办就不收取大唐小学的课本费用。但所能领取到的课本都是别的学校挑剩下的,有些课本的外页都已经皱了,破了。有些甚至被染上了一些污迹,有些在印染的时候不够精心有些模糊。


本多课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这样也比以前要好很多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唐小学连课本都没有,全靠抄。校长和老师找来课本,然后买来白纸,一页一页的抄写,然后装订。


为了稳固,一般都绳子装订。


就是用铁钉把纸张凿出一个个小孔,然后用绳子绑定。看起来很粗糙,很也耐用。即使是成绩很不好的学生,即使是很调皮的学生,对课本也是爱惜万分的。


这些课本来之不易,而且还可以留给弟弟妹妹,或者送给邻居。


爱惜,保护。


因为来之不易,所以珍惜。


在课本上涂鸦或者乱画什么的,这是不存在的。


“课本越来越好了。”陈平校长有些感慨,“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嗯。会的。”


这些课本没有一个具体的数量,每个学期都需要陈平校长自己数清楚,然后登记,不够的再找教办领取或者找别的学校调借。


“这本都烂掉了。”陈白羽把一本破了的六年级的语文课本放在一旁,然后继续清点。


“六年级的语文课本怎么这么少?只有八本?”陈白羽有些傻眼,又看了看,找了找,真的只有八本。


虽然,她当年读小学的时候,六年级全班只有十二个人,但这几年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六年级的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多。


八本怎么可能够用?


陈白羽听小胖子说今年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有二十二人,只有八本语文课本怎么分?


陈平看了陈白羽一眼,“不够再借吧。”因为陈白羽考上大学的报道,因为陈白羽承包下大唐农场的传言,大家都知道读书能赚钱,而且是赚大钱。


听说陈白羽读书拿到的各种奖励就能承包下大唐农场,听说一个一等奖能有好几千元。


简直就比打工还要赚。


而且听起来也同意。


天天坐在教室里读书就能赚大钱,真的太让人心动了。


一向觉得读书没用的人家瞬间就看到了读书的钱途,逼着、压着孩子们读书。现在,大唐小学的学生人数比前几年多了一倍多。


其他的学校也一样。


学生人数突然增多,而教办定制的课本增加的数量比不上学生的增长率,所以就出现了缺课本的现象。


“六年级缺得厉害,是因为一些早年辍学的学生又重新回来上学。至于课本,我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借。”借不到就只能自己印刷或者抄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偏远的地方,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幼儿班的课本也缺。一年级的《思想品德》最多,竟然有三十多本。”陈白羽在一张白纸上记录现有的课本情况,然后对比报名的学生人数,有缺的也有多的。


“幼儿班的报名人数增进很快。”陈白羽很满意看到家乡的人重视教育,重视学习。


“应该谢谢你。你向大家证明了,读书不是没用,读书是用前途的。陈白羽同学,你很好,要再接再厉。”


即使现在,陈平校长也还记得那年冬天,他到陈白羽家送成绩单。小小的女孩子就靠在她阿祖身上吃红薯。


眉清目秀,眼神灵动,最重要的是懂礼貌,会说话。


当时,他就和校主任说,‘这个孩子以后是有出息的。’


果然,陈白羽很有出息,不仅考上了京都大学,还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读书很有钱途。


考大学的同时,竟然还能拿出二十多万来承包大唐农场。


二十多万,不是二十多元,足够震惊整个宝阳镇甚至h县了。她的两个哥哥也考上了大学,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震惊效果?


因为大学不是谁都能考上的,大家虽然也会羡慕,但也会感叹一句‘我家孩子不是考大学的料。’


但陈白羽不一样,她是确确实实通过读书赚了钱的,还是大钱。


这种钱途很直白的表现在大家面前。


让大家看了眼前的利益。


大家都希望陈白羽时候自己家孩子,也希望自己家孩子能有陈白羽的一半聪明。不用赚二十万,赚二万就足够他们高兴了。


听说,承包农场的费用全部是陈白羽在读书的时候通过各种比赛获得的。这让很多家长都心动了。


钱啊。


二十万啊。


他们不要二十万,只要二万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自从陈白羽考上大学后,就陆续有曾经辍学的学生再回到学校来。特别是通过陈白羽阿公的宣传,大家都知道读书能赚钱。


作为一个校长,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即使不能考大学,也不应该是个睁眼瞎。


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有个文凭在,即使是在工厂做个普通也会容易很多,免得出门打工被人克扣工资也不知道。


陈平校长直起腰,捶捶腰,“哎。老了。”真的不能不服老了。以前忙一整天也不觉得累,现在不过是忙一两个小时就觉得直不起腰来了。


他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了。


他的家人也希望他能退休回家养老,不要整天为了大唐小学的大事小事操心。哎。操不完的心。


但是,没有给大唐小学找到一个合适的校长,他还真的不敢退休。他怕接任的校长不够尽心,不够耐心。


&nbs


p;他在大唐小学倾注了一辈子的心血,经历过最艰难的时候,终于迎来了希望。他还想要再坚持几年,想要尽自己所能的让大唐小学越来越好。


大唐小学是他一手操办起来的,一砖一瓦,每一个果树,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教室虽然简陋,但也是他一个一个的建起来的。从最初的一个教室三个班发展起来。


当初,只有他一个老师,一个教室,里面就一二三个年纪。教完了前面的一年级,布置他们做作业了,又给二年级上课,然后是三年级。


想想当初是真的艰难。


一个教室,然后两个。


他带着学生带河里去捡小石头,去挑沙,为建教室做准备工作。


材料备好了,村长就带着村里人在下工的时候过来建教室。


几十年过去了,大唐小学也慢慢的有了今天的规模。虽然不大,虽然还算简陋,但也已经是他所能做到的最好了。


学校的学生人数,也从最初的二十到现在的二百。


大唐小学就像他的孩子,看着它一点点长大,然后他老了,要放手了。


有时候,摸摸这破旧的墙壁,摸摸校园里已经长大的果树,他就感觉自己还没有老,感觉自己还年轻。


还是当初豪气万丈的小年轻。


“校长,你还老当益壮呢。”陈白羽笑了笑,帮忙把所有课本摆放好,“以后这些事情就让学校附近的学生帮忙。”一个人瞎忙,真是的。


陈平校长就是喜欢亲力亲为。


明明有些工作可以交给学生或者老师的,偏不放心。


陈平校长笑了笑,轻轻的拍了拍堆起来的课本,“我不放心。”他可是亲眼见过烧书的。


现在想起来,心还是会痛。


所以,事关课本,他一般都会亲力亲为。


陈白羽又和陈平校长聊了一会,说到学校的教育。陈白羽觉得应该多和学生说说外面的世界,让学生的思想更加开阔。


很多学生在读书的时候都是懵懵懂懂的,还没有开窍。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读书,读书除了考大学还有什么用......


“因为懵懂,所以少了一分动力。”


大唐小学的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物理和化学,更不知道唱歌跳舞也是一个专业,也是一门技能。


因为对世界无知,所以对自己的人生懵懂。


陈白羽不希望这样。


上辈子,她跟着小叔去东莞过寒假,在路过白云机场的时候,车坏掉了,到白云机场旁边的汽修街去修车。


陈白羽站在街上,抬头就看到起飞的飞机。


她激动得‘哇哇’大叫,大喊着‘飞机,飞机。好大啊。’


想想就觉得好傻。


因为没有见过,所以激动,所以在外人面前犯蠢。


被嘲笑了,又会自卑。


陈白羽希望大唐农场的孩子能够慢慢的接触更多的东西,更直观的感受外面的世界。


没有观过世界,又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虽然天天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如果连自己的人生有什么价值都不知道,又如何树立价值观?


见多才能识广。


“我以后多给学校寄一些外面的杂志回来,让学生多看看。有很多小学生看的科技类的杂志很不错。”


“好。陈白羽同学,你很好。好样的。”陈平校长也希望学生越来越好。但他自己的见识本来就不多,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市里,很多东西他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更不要说学校里的老师。


民办老师,除了上课,就是下地劳作,见识更是又限。


懂得最多的也不管是关于农作物的。


像陈白羽送给学校的两张地图,不管是校长还是老师都是第一次见到,更不要说放在校长办公室里的大地球仪。


虽然学校也订有报纸,但都是市报,接触到的信息有限。大唐地处偏僻,想要出去走走并不容易。


“以后,我会把自己看过的杂志寄回来。”虽然她看的是《瑞丽》《时尚》《知音》一类的杂志,但也是有很多信息可以获取的。


其中《智慧》就很适合小学生看。


《智慧》是一刊杂志,主要是讲道理,通过一些短小的故事然后说道理,很适合小学生看。


当然也还有《故事会》《笑话集锦》等等。


陈白羽平时都喜欢看,她也还可以收购同学们看过的杂志,例如男同学喜欢的《科技世界》《科技创新》《天文学》等一些偏理科的杂志。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陈白羽看向陈平,“是大家从来没有见过的。甚至是想象不到的。”


“不走出去,永远都不会知道世界有多大。”


陈平点点头,“陈白羽同学,谢谢你。”


“校长,还要重视普通话。以后普通话会越来越重要......”陈白羽希望校长能够重视普通话,否则,以后语言会成为走出去的一个重大障碍。


鸡同鸭讲真的很无奈。


上辈子,陈白羽小学、初中、高中都是粤语上课,到大学的时候直接普通话,她根本就没有适应的时间和过程。


听不懂,听不明白。


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


别人也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那种感觉真的太痛苦了。


“普通话?”


“对。普通话。我们在广东可以说粤语,但我们不可能一直留在广东不走出去。当然,即使我们一直留在广东,也会有很多的外省人涌入来,到时候一样会语言障碍。现在,我国的国语是普通话,而我们怎么能拒绝学习国语?”


“但是,我们的老师都不会普通话啊。”陈平校长很无奈,他也不会。


好吧。


这也是一个问题。


陈白羽叹口气,“我寄一些磁带回来吧。多听听,总没有错的。”


......


从校长办公室出来,陈白羽在香樟树下找到顾延年。


“忙完了?”


“嗯。爷爷,不好意思。”陈白羽忙起来的时候,忘记了顾延年。等她想起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小时后了。


如果不是有人来找校长,陈白羽还想不起顾延年来。


“没事。带我走走吧。看看你以前学习的地方。这小学的环境很不错。”校园里虽然没有什么娱乐设施,但很多果树。


满眼的绿色。


果树和果树之间还有不少的格子,已经想象,课间的时候同学们在果树下跳格子的情景。


陈白羽在一个格子上跳了跳,“很久没有跳了。”


上辈子,跳格子和跳绳是她童年最喜欢的两个游戏,也是最常做的两个游戏。但这辈子,自诩已经成熟的她,不再想玩这种幼稚的孩童游戏。


很多时候,她都是站在一旁看陈杏子和陈乐乐玩。


陈乐乐最喜欢,跳得也最好。


“爷爷,我准备把家里看过的过期的杂志和报纸寄回大唐小学,让大唐小学的学生们所接触外面的世界。”


顾延年处于那个位置,很多报纸和杂志都是固定的,每期不落下的送。看过后,为了不妨碍地方,一般不是扔掉就是卖掉。


“可以。想要跟多可以去找诸爷爷。”


“好。”陈白羽的确想要更多。


否则,只有一份,给谁看?怎么看?都是一个问题。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就是布置一个固定的看报纸和杂志的阅览室,方便同学们翻看。


可惜,大唐小学目前的教室紧张,根本就不可能在收拾出一间阅览室来。


不过,应该快了。


会有个香港明星给大唐小学捐赠一座图书馆。


虽然只有图书馆,没有图书,但对于大唐小学的学生来说,也高兴,很感激了。不


过,后来这座图书馆成为了教学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7.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