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布衣卿相 > 第十四章 乡下小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四章 乡下小儿

  布衣卿相

“前面就是陈庄了!”夏李氏一手扶着放在大腿上的篮子,另一只手指向斜前方。


现在天色已经大亮,夏元鼎看过去,隐藏在桑树、梧桐树、榆树下,有袅袅炊烟升起。


现在人家才刚刚开始吃早饭,他们已经走将近一个时辰了吧,回头去看已经看不到杜山村的样子了。


吃着嘴里的食物,夏元鼎不停地四处张望,不管是路边开的野花,还是水沟里偶尔的响动,都是他观察的目标。


“娘,外公家是在哪个方向吗?”夏莹雪咬了两口馒头,用纤细的手指指着一个方向。


“对,就是在东北的方向,从我们村子出去,沿着映柳河往上游一直走,就是李圩了。”母亲解释道。


知道就知道吧,可是夏莹雪在得到母亲解答后特意的看了看弟弟,这令夏元鼎大为不解啊,不就是知道吗,有什么可得意的。


想当年他可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畅行中外。,他的大脑里可是藏着整个世界。


日头渐高,再经过一个村庄以后,夏元鼎发现路上三三两两的人多了起来。


有的驮着粮食,有的带着农具,还有的拉着编制的手艺,有竹子做的和木头做的。


最羡慕的就是能骑马的了,呼啸而来,留下一地尘土飞扬。


等到快中午的时候,夏元鼎远远的看去,就见一片房屋林立,多是木质结构,高低相映,沿着街道两侧分布着。


再走进,就能看得清店家高挂的字幅了,布庄、绸缎铺、客栈、酒楼等等。


“我们到了!”


“就这!”夏元鼎心里想到,出了一个三层的酒楼,其他的都是一两层的木质建筑,这个小镇还真是小镇。


村民们聚集起来的地方就是集了,是一处很大的空地,处在小镇的南方,因为镇子是南北长型分布,去集上是穿过镇子的行为。


夏元鼎就和姐姐在牛车上等着,父母要把带来的绸缎布匹和鸡蛋等卖掉。


走走停停,就见牛车上的东西越来越少,接着就是沽酒、买盐、买酱等的行动了。


“元鼎,你干嘛!”到了集上,夏元鼎想下去看看,却一把被姐姐拉住。


“我想下去看看,也不行吗?”


居然现在有人杂耍,当真是稀奇事,夏元鼎想下去挤进人群里看看人家表演的怎么样,到底有没有真功夫。


“元鼎好好在车上待着,一会我们就回去了!”母亲对夏元鼎私自行动的行为也是禁止的。母女同心,她们还真是一致。


“好了,到前面一人给你们买一串糖葫芦!”夏守智许是买了酒人就有些漂了,许了儿女两串糖葫芦。


听到这话,夏李氏给了丈夫一个白眼,怪罪他就会乱花钱,但后来还是不得不掏钱买了两串糖葫芦,花了两文钱。当然这只是小钱,买锄头的时候可是花了夏守智五十文钱,更不要说买酒的钱了。


幸亏夏守智还有一门石刻的手艺,这也是他能积攒起来盖房的钱财来。他自己家的石磨就是自己刻的,还有牲畜饮水的器物。


东西都买好之后,也是中午了,夏守智拴好牛就带着着一家人准备吃饭了。那高挂着“酒”字的酒楼,看看就好了,哪能真去了。


还是去在路边支起了棚的小摊子。


“朱五哥,来三碗面!”


“好勒,马上就好啊!”夏守智每次来赶集都到这里吃面,跟这摊主也熟。


至于为什么只要三碗,看看旁边的食客就知道了,那么大的碗足够两个孩童吃了。再说一碗面就十文钱。


一股香味传入夏元鼎的鼻子,闻了闻他就确定这是放了葱花的猪油,转头望去,朱大厨已经开始往锅里倒早已烧开的水了,再把切成条的面条放进去。


“要是能放点青菜进去就更好了!”看着面已经算是好了,夏元鼎还是感觉有些遗憾,但是这已经不错了,比清水的面条强多了。


“面来了!”


面陆续的盛上来,围着方桌,一家人开始海吃起来,同时夏守智还得观察着自己的牛车,买的东西都被拿到了座位旁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7.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