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蓝光记事 > 正文 03.天外来客 (1)
字体:      护眼 关灯

正文 03.天外来客 (1)

  蓝光记事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文昌市龙楼镇,是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的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这里的海岸、椰林、清新空气等自然禀赋和旅游、航天科技、工作人员生活所需要的美好环境,正在建设中的航天城在人工与自然环境结合方面体现当地特色,在污染物排放和处置方面做到绿色、环保,在能源利用方面大力推进现代科研成果,节能。


2016.06.22。


长征七号火箭平稳行驶约3个小时,安全转运到发射塔架,计划在6月25日到29日择机发射。以设计数字化、模装数字化、试验预试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为准则,长征七号全面推进数字化设计,构建数字化工程体系,能自主检测设备故障,也能够有效缩短火箭测试发射流程。


它是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总长53.1米、芯级直径3.35米、捆绑4个2.25米助推器,起飞重量597吨,运载能力达到13.5吨。


王福臣:“cz7这个大家伙,内部铺设有加注、供气、空调管路和箭上众多控制电缆,以及配气台和中频电源房间,因此它的结构和组成是最复杂的,也意味着运载火箭的研制技术又迈出了一大步。”


杨立江:“我的任务是做好基地的后勤,让在这里参与航天工程的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各项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长征七号挺拔竖立在发射塔架,在发射中心的路上碰到米棣和郝秋岩。


王福臣微笑着:“你俩是实习还是观摩”


俩人表示:“不能观摩,需要岗位锻炼。”


杨立江带着笑容:“有闯劲儿,将来的担子还得由你们来挑。”


王福臣对他俩特别看重,亲切地说:“有时间请你们吃饭。”


下午的时候,火箭副总设计师李佳斌、空间实验室总设计师王宁、火箭发射中心主任杨立江和总工程师王福臣来到指挥控制大厅,看到他俩在屏幕前繁忙的样子,王福臣介绍:“他俩是北大博士生,来这里工作不久,他叫米棣、他叫郝秋岩。”


王宁询问:“学的什么领域”


米棣:“星际介质物理、恒星与行星系统。”


郝秋岩:“天体技术及应用。”


李佳斌在一旁关切问:“对操控适应吗”


表现出笨拙的表情,米棣:“应该没问题。”


杨立江绷着脸:“说话不爽,不像咱东北爷们儿。”


郝秋岩帮着解释:“他从来都那么谨慎,不说十拿九稳的话。”


王福臣笑着说:“他是聪明的胆小鬼。”


李佳斌看看他的表,时间对航天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觉得还够用,便又多交流几句:“你们第一次参加发射任务,心里有压力吗”


郝秋岩很直率:“我感觉就像是一款动作敏感的游戏。”


李佳斌很欣赏他的闯劲,拍拍郝秋岩的肩膀:“比喻方法有点过,发射火箭不是冒险;一次火箭发射,凝聚着很多人的辛劳和心血。”


因在一个基地工作,必定是同事,杨立江急忙解围:“他俩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工作态度蛮认真的,都是好苗子。”


看到基地领导,火箭设计师,飞船设计师们走远,米棣惊异地看着郝秋岩:“这些人是中国航天界的大人物,你真敢说话。”


郝秋岩皱着眉,“爱咋咋地,米老艮,你要小心。”他俩是七八年同学,彼此十分了解,争吵的事时常就有,在一起很有意思。米棣,“你还要揍我多说一句和少说一句憋不死你,关键还是工作。”


06.25。18:30。


发射中心的大屏幕上,数据、曲线清晰可见,牵动着在场每个人的神经。发射时刻,北京时间,发射倒计时。


90分钟准备。


60分钟准备。


30分钟准备。


10分钟准备。


05分钟准备。


01分钟准备。


40秒,明白。


30秒,明白。


20秒,明白。


10秒,10、09、08、07、06、05、04、03、02、01,点火。


20:00:07秒413毫秒,火箭起飞。伴随着巨大的起飞轰鸣声,cz7火箭奔向浩渺的太空。


“317跟踪正常”、“文昌光学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对地遥测信号正常”、“三亚3901跟踪正常”、“三亚4227跟踪正常” ......“助推器分离”、“ 一级关机”、“ 一级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94千米的椭圆形轨道。郝秋岩和米棣在控制台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双眼紧盯大屏幕,火箭飞行的每一个动作都及时地向外发布。


20:39,“级箭分离。”


cz7升空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cz7首飞成功。随即,控制大厅里发出热烈掌声。


碧空长夜,朗月疏星。cz7只是个起点,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发射任务。


走进米棣的办公室,他正在看报纸,郝秋岩把办工桌上刚沏好的龙井茶倒上一杯。


“沏一杯龙井茶,栽一株凤凰花;赏一帘夏初雨,静听雨声如沙。”


喝完一杯还要倒,米棣开玩笑地把他拦住:“实在不好意思,今年天旱,茶贵呀”


不屑于他:“啥时变得这样抠搜”


米棣:“宇宙又现类地行星,移民外星有戏了。”


郝秋岩笑着:“移民外星游戏了”


米棣:“我还没看完,你看看。”


他把报纸递给郝秋岩,仔细看了一下:


英国自然杂志2日在官方网站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一个比利时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3颗围绕一颗矮星公转且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


科学家说,待新一代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后,他们将得以进一步观测这些行星是否具备支持生命存在的条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7.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