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恒行诸天 > 第二百二十九章 辩经?抬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二十九章 辩经?抬杠?

  恒行诸天

即使陆恒心中再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也绝不敢肆无忌惮去忤逆皇帝所说的话。


同时,佛门也是一样的。


这倒不是说皇家威严不可侵犯什么的,而是有时候就算你有能力打破这世间的规矩,也绝不能这么做。因为你打破规矩,所有人都可以以此为借口来攻击你。


为什么佛门不干脆出动数百高手围剿陆恒?


虽然也有陆恒还不值得佛门这么兴师动众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陆恒的身份是大唐国师,在这个身份有效期间,佛门绝不敢犯天之大忌,去阻杀陆恒。


否则,别说朝廷和道门不会答应,就算佛门内部也多的是会“清理门户”以安天下人心的派系存在,到时候追杀陆恒的和尚们只会作为规矩破坏者,闹得里外不是人,千夫所指,成为天下公敌。


同时陆恒也是一样的,若他光明正大忤逆皇帝,国师的位置肯定是没了,佛门想对付他不但没了顾忌,反而成了大义之举。就连李淳风和道门也会和他划清界限,免受其牵连。


所以,人皇尊严,大唐法度,是约束超凡之人最后的遮羞布,谁扯掉这块布,谁就露出了要害,等着被群起而攻吧。


皇帝说了道先佛后,和尚们可以上奏辩驳,却不能当场违背皇帝的意愿,因为他们真正的敌人是道门,是陆恒,而不是皇帝。


皇帝说点到为止,不得出现伤亡,让原本打算和李淳风联手,二话不说先灭了慧能这个神念化身的陆恒,不得不放弃这个念头。


此时皇帝已坐主位,礼部侍郎宣布辩经大会正式开始,陆恒心中念头百转,思虑着破局之道。


他一定要彻底打乱阻止慧能的成佛之机,神秀认输退缩,他可不能退。神秀甘当配角,他可不想成为衬托慧能的背景墙,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已不单单是意气之争,或是佛道之争,这不但关系到陆恒和慧能往后的心境,也关系到那虚无缥缈的气运。


就比如神秀,他这一退,等于承认自己不如慧能,他的境界永远都会在慧能之下,不但有生之年永远是慧能的陪衬,就算死后也成为悲剧,流传千古。


陆恒要是任由慧能以他为踏脚石一飞冲天,虽然影响不像神秀这样的直接竞争者那么恶劣严重,但终归也会使得陆恒心境有损。


这场辩经大会是陆恒的舞台,他陆国师才是主角,他应该是获得最大好处的那个,而不是作为对手的慧能。


不过错失第一时间出手强灭慧能神念化身的良机,那么就只能先按规矩来了。


其实想破慧能谋划不是没有办法,办法就在眼前——在不拿出的情况下,就将老子化胡一事坐实,让慧能原本为佛门承担的劫数,变成他自己真正的失败和过错。


简而言之,就是辩经就辩经,凭嘴炮,光明正大赢了慧能。


可是和六祖慧能辩经,这事儿想想都不可思议。陆恒就算再自视甚高,也有些心里没底。


不过这倒让陆恒的思维有些发散,后世说起禅宗辩论思维,都说其诡论大于哲思。比如那个“痛了就会放下”所衍生的青年问禅师系列段子,就是对这种诡辩思维的吐槽和鄙视。


佛门辩经,受到天竺因明学说很大影响,最擅长做诡辩,这乃是不争事实。


因明学是一门佛教逻辑学,是用来诠解哲学思想的形式方法。但是,佛门的因明学不同于常见的逻辑推理,甚至和日常逻辑是对立的。


人们日常逻辑是把复杂的外部世界用抽象定义概括化,而佛门的逻辑是要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


就比如佛门把“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这其实就是人的感官。


但是,佛门对此的解释是非常复杂的,“眼耳鼻舌身意”可解释为“六情”、“内六处”,、“六根界”、“六境”、“六识”等等。并且这个概念一直延伸,形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概念系统。


而佛门的这些庞大的、纵横交错的概念体系,无疑给和尚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轻易转换概念的途径,辩论起来闪展腾挪,让对手找不到攻击的目标和重点,这也是佛门辩经屡战屡胜的最重要原因。


比如,佛门和儒门之争中,有高僧说:佛门是太阳,儒门是蜡炬,太阳比蜡炬高明,所以佛门比儒门高明。


儒门如果问,凭什么我们是蜡炬?


很好,佛门会从儒学典籍中找出几百上千处类似师者灯也之类的言论,然后问你,你们前代圣贤的话是错的吗?


这就是佛门的诡辩思维,起码在如今这个时代,它是很先进的。


不能说佛门辩经全是诡辩,但十之七八总是没错的。


想到这里,陆恒突然觉得自己也不是毫无胜算,所谓辩经,说白了不就是抬杠吗?


而且真辩不过了,不是还能掀桌子吗?


陆恒最擅长干这个……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佛道两门双方选手在陆恒和慧能、圆测的带领下,先是彼此见礼,以示尊重,各自介绍一番后,辩经大会正式开场。


由于皇帝之前的偏袒言论,使得佛门和尚们的发挥多多少少收到了一些影响,并未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在辩论之中,多有顾忌。


道门罕见地在佛门面前撑了下来。


但这个现状也没能维持多久。


佛门虽顾忌皇室尊严,可也绝不是只会忍气吞声挨打之辈。你皇帝说道先佛后,好啊,我们承认道先佛后,那我们按照这个道理来辩,看看你的道先在哪儿了?


率先发难的是少林方丈,这老和尚似乎和李淳风有什么矛盾,之前就一直和李淳风辩驳,只是收着实力,没敢太过发挥。


可没想到一不留神之下,他竟被李淳风问了个哑口无言。


这还了得?


要是被道门的渣渣在辩经上赢了,老衲这方丈还有什么威信?


于是他突然提高了声音,长吟佛号。一声之下,整个辩经现场顿时都安静下来。


整个辩经大会被分为两个档次,佛门十二大寺庙的代表和陆恒、李淳风为第一梯队,道门其他各派的代表和佛门其他人为第二梯队。


第一梯队为主战场,所以当少林方丈一声佛号传出后,大家都知道,真正的辩经,这就要开始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7.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