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宦海洗剑录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弘治四年三月 1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三十七章 弘治四年三月 1

  宦海洗剑录

风雨飘摇的元月,杀戮不休的二月,待到三月春暖花开时节,料峭的春寒终于让所谓的义士们的一腔热血稍稍凉了下来,于是东厂手下的冤魂惨案,至少在京城一带少了许多。


徐俌是二月初的时候从南京出发的,不为旁的,只是想亲眼去京城看一看,都说徐宝如今把持朝政倒行逆施,这些消息传得有模有样,证据确凿,可徐俌还是不太相信,毕竟京城里徐俌还没死,怀恩也没死,这两个老东西都对如今的局势不管不问,他也只能将自己的意见暂且保留。


许多事情终究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到了他这个身份和地位,任何的决定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说句僭越的话大概就是天家无小事,亦无私事。


徐俌这次仍然还是轻装简从,除了三十个精锐护卫和四个供奉高手之外就只带了自己多年相随的一个老管家而已。城县之间的管路上行人倒是不少,一个个大包小裹的行色匆匆,脸上的表情有兴奋,也有迷茫,更有憧憬。年关返家,年后再出去打拼闯荡倒是不足为其,只是这兴奋地表情总让人觉得事情不那么简单,尤其是那些轻壮,小的三五成群,大的甚至三四十人一队,腰里挎着刀,背后还背着弓,包袱里带着的似乎也不只是干粮衣物那么简单。


吩咐人去问过,之后听到了一个让他颇为意外的答案。


“关外?”


“回公爷,正是,他们这些人都是去关外淘金去的,兵器是为了防身,至于背后鼓鼓囊囊的是一些诸如棉衣之类的御寒衣物。”


“原来是这样。”


徐俌忽然想起之前收到的关于京城闹事枪金死伤人命的事儿。他当时一听到消息便知道这是徐宝搞出来的名堂,也大概猜到了其用意无外乎就是为了引大明健儿出关,变相的开疆拓土。


这个目的甚是符合徐俌的心意,甚至还遣人将府上的一支玉如意送去京城徐宝的手上作为年关礼物以表明自己支持的态度。


不过徐俌之前还觉得老百姓故土难离,真要百姓往关外去闯恐怕没有个三年光景难有成效,谁知道这年关刚过就已是这般景象。


“二刀。”车厢里徐俌对着眼前的管家吩咐道:“前边儿找个地方歇一歇,喝点酒茶,直直腰。”


官道旁歇脚的地方确实不少,五里一碑,十里一亭,不过真正热闹的还得是那些茶摊酒肆,一个草棚子,外边儿再摆上几张大桌长条凳,环境十分简陋,劣酒粗茶,要说能充饥的也就是些馒头饼子腌菜之类的,好一些的可能会准备些酱肉熏鸡,只是卖的价格倒要比城里还要贵上许多。


也正常,毕竟物以稀为贵。


管家安排随行的护卫亲兵们在道左休憩之后便跟着徐俌向不远处的那个酒肆走去。


高高的木杆子上悬着一个写有“酒”字的幌子,酒肆中已然聚集了不少酒客,其中真正的行商良民没有几个,大多不是带刀背弓的淘金客便是一脸冷厉的江湖人。


徐俌也不在意,和管家在那幌子底下稍站了一会儿,走了一桌客人,他们两个便接着坐下了。


管家老练的往收拾碗筷的小二手上递了一个银角子:“小二哥,麻烦上四碗老酒,三叠小菜,要是有什么肉食也一并切些上来,不用多,够我们两个老汉吃的就行。”


小二攥着手里的银子眉开眼笑:“掌柜的中午方才从城里捎回来四个大猪头,二十多只肥鸡,您二老来的正好,小的这就给您安排上,您二老瞧好就是。”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7.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7.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